在歙县的烟火街巷里,潘翠良手中翻飞的剪刀与梳子,编织出无数顾客满意的笑容,精湛的理发技艺让她声名远扬。
而在这市井喧嚣之外,她还有另一个闪耀的身份—歙县蓝天救援队的“幕后守护者”。
自2017年推开蓝天救援队的大门,八年时光悄然流转,她以独特的方式,在公益长卷上书写着“少说多做,默默奉献”的动人篇章。
2017年5月14日,仿若命运精心安排的相遇。热爱运动、浑身充满活力的潘翠良,在妹妹同事孙国军的牵引下,踏入野狼谷这片充满挑战与激情的天地,开启了与歙县蓝天救援队的初次邂逅。
彼时,队伍整齐划一的队列如同钢铁长城,专业有序的训练似精密运转的齿轮,瞬间俘获了潘翠良的心。她像一滴水珠融入浩瀚海洋,迅速融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深入了解后,她发现这支队伍恰似一汪清泉,纯粹且澄澈,只为公益而奔涌。
此后,只要时间允许,潘翠良便如饥似渴地跟着队友学习技能、奔赴任务现场。
在学雷锋活动中,她更是将手中的理发工具化作爱心的画笔,走进社区,为老人们描绘出清爽的模样。
有时,她还带着儿子一同前行,如同播撒希望的种子,期盼这份助人的温暖能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从2017年到2025年,歙县蓝天救援队的足迹遍布一处又一处的“战场”。洪水咆哮着想要吞噬一切,疫情如同无形的阴霾笼罩大地,雪灾肆意地裹挟着寒冷,火灾与山体滑坡无情地摧毁家园,但这支队伍始终像无畏的战士,冲锋在最前线。
潘翠良与队友们并肩作战,亲眼见证着队伍如何在灾难的惊涛骇浪中,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固灯塔,而对蓝天救援队的归属感,也如同深埋地下的树根,在她心中不断生长、愈发牢固。在队长的鼓励下,潘翠良接下后台时长统计这份看似平凡却意义非凡的工作。
这工作就像一场漫长的拼图游戏,每一个任务时长都是关键的碎片,既磨人又耗时,但她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每晚,当城市渐入梦乡,她便化身严谨的“时间记录者”,仔细拼凑着队友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遇到忙碌时刻,儿子主动伸出援手,队友们也热情相助,这份工作不再是她一人的坚守,而是凝聚着众人力量的习惯,如同每日升起的朝阳,从未缺席。然而,生活总爱出其不意。
2019年1月,一纸体检报告如同一记重锤,打乱了潘翠良的公益节奏。身体亮起的红灯,让她不得不减少奔赴一线的脚步。那段日子,她仿佛迷失在迷雾中的航船,自我怀疑的阴霾笼罩心头,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这条走了许久的公益之路。
但队长和队友们没有让她独自在黑暗中徘徊,他们的鼓励如同温暖的火炬,照亮了潘翠良前行的方向。
这份珍贵的温暖与信任,让她选择继续坚守在后台岗位,成为队伍坚实的后盾。
八年光阴,白驹过隙。潘翠良始终将蓝天救援队“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宗旨铭记于心、付诸于行。做公益于她,早已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而是融入血脉的执着。正如她所言:“我的初心,就是在空余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这八年,这位巾帼志愿者以柔肩担重任、用行动践初心,在公益道路上留下铿锵足印。她不仅是蓝天救援队的中坚力量,更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成为妇联引领下“巾帼红”公益力量的生动缩影,用温暖善意编织守护社会的爱心网络,展现新时代女性“不让须眉”的责任担当 ,踏出了一串闪耀着光芒的坚实足迹。
(一审:胡敏 二审:焦莹 三审: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