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之二十二】体育学院:党建引领 立德树人 构建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新模式

发布者:信息员发布时间:2024-06-19动态浏览次数:10

体育学院现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体育教育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650余人,专、兼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4人(另聘有客座教授5名),副教授15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38人。2011年,被批准为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2012年,被批准为安徽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2013年被授予“中国轮滑运动示范学校”,2017年荣膺“安徽省优秀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2019年荣获“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龙协会副主席单位”称号,2021年荣获“安徽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称号,2023年获批为安徽省学校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

2018年教学审核评估以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体育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聚焦内涵、特色、创新、融合,着力“学、赛、研、服”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致力建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声誉良好,“区域可领先、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较高水平体育学院。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学院发展焕发新气象

聚焦党的政治建设。学院党总支坚决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学院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制定出台《体育学院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进“七个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学院党总支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规则,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宗教工作常抓不懈;2022年顺利完成党总支、支部换届选举,按“双带头人”标准选优配齐教工党支部书记。

 

 五年来,始终坚持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党建引领迈出新步伐,学院发展焕发新气象。

求真务实 内涵发展 教育教学迈出新步伐

健全教学课程体系。2023年获批体育教育专业并在当年完成招生,省级体育教育新建专业质量提升项目立项,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健全教学课程体系,形成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核心、专业方向、专选主修、专选辅修课程组成的多维课程新体系。将“舞龙舞狮”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教学,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开设轮滑、高尔夫等特色体育课程,不断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专项化发展需求,推动体育内涵发展。

优化教育评价体系。以改革大学体育教育评价为突破,推进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建立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乐跑)、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学科竞赛“四位一体”《大学体育》教学评价新模式,激发体育教学动力,出台《黄山学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体育工作纳入二级学院年度考核内容,推动体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

五年来,专业建设成效明显,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规范,教学成果显著,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迈出新步伐。

科学谋划 创新发展 学科科研获得新突破

推进学科建设。鼓励教师学习深造,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把脉学科建设路径,动员专业教师凝练学科建设方向。根据学校学科群建设规划,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三个学科点上着力发展。开展学术周活动,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校作学术讲座,指导开展有组织科研、推进国家社科基金等申报工作。五年来,获批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2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6项、一般项目6项;在《体育与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论文6篇,出版专著4本,申请专利3项。

协同创新模式。推进博士化工程建设,五年共引进博士5名、内培博士2名、在读博士6名;聚焦大黄山建设,主动链接优势资源,推深做实与市体育局、教育局和地方政府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横向项目近253万元;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协同创新模式,2022年,与黄山市体育局共建体育产业科研平台,2023年,签约成立“赣浙闽皖四省地方院校运动健康与产业发展联盟”。

 

五年来,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术交流深入开展,在近几年的校科研考核中均位居前列,学科科研获得新突破。     

拓宽载体 特色发展 群体竞训取得新成绩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践行“健康第一”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建立“校—院—班级”三级群体活动机制,依托学院、协会、社团,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训,形成了以舞龙舞狮文化节为特色,田径运动会、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为主体,“听松杯”足球赛、“行知杯”篮球赛、“青年杯”排球赛为品牌,各个单项比赛广泛开展的浓郁的群众体育活动氛围,每年举办各类竞赛40多项次。社团体育与学院体育成为推动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和学校体育竞技水平提高的两大基石,不断把全民健身活动引向深入。2021年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名。

学科竞赛成果丰硕。体育工作以竞赛为杠杆,专业教学与学院级竞赛项目教练队伍建设相结合,完善省级及以上竞赛队伍梯级建设,学院设有舞龙舞狮、轮滑、武术、篮球、排球、游泳等10余个体育运动队,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各级别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形成了校内以田径、三大球为重点,校外以舞龙舞狮、轮滑为核心的竞赛体系。2019年以来,分别获得国家级比赛金牌17枚、省级金牌17枚,其中轮滑项目首次在行业成人比赛中获得冠军,5名师生获批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13人入选中国轮滑队,代表国家参加亚洲锦标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影响。


五年来,群众性体育活动与体育专业竞赛交相呼应,促进体育教学与群众性体育竞赛、体育竞赛的相互融合,群体竞训取得新成绩。

立德树人 融合发展 人才培养彰显新成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要,与国(省)内一流协会及国(省)内一流体育企业合作推行“校内联合培训,校外综合实践”的实践模式,推动“学习-实习-就业”的一体化机制,有效保证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均达93%以上,历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全校前列,考研录取率稳步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结合体育专业,坚持党建带团建,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社会实践成果显著。

 

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积极承办全国、全省大学生体育竞赛,将服务社会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平台,逐步拓展服务宽度和深度,加强同省民委、省体育局、黄山市教育局、体育局等部门的联系,在理论研究、社会调查、训练竞技、科技(赛事)服务、志愿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服务地方的社会、教育、体育事业发展。

五年来,拓宽育人载体,开展志愿活动,尤其是高级别赛事志愿服务,提高了组织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社会服务再上新台阶。

站在新的起点上,该院将继续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聚焦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学科优势,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同心携手、乘势而上、笃行不怠、走向前列,努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许丽娅;摄影:体育学院;责任编辑:赵睛;审核:窦卉平 徐德平)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西海路39号(245041)
版权归黄山学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