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教研室举办“公民道德建设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主题教学沙龙活动

发布者:信息员发布时间:2023-12-06动态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11月29日下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5508会议室举办“公民道德建设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主题教学沙龙活动。该院党总支书记刘春安出席会议,德法课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德法教研室马国香老师主持活动。

马国香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安排,随后邀请孙海霞、杨荣、黄西莲、易明芳四位老师作主题发言。

孙海霞围绕“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主题介绍了最新版教材相关内容的变动,并交流了自己的备课感受。她指出新版教材内容增加和充实了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有关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内容,突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阐释视角。她还对道德专题的新表述、新变化、重点难点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建议老师们结合新案例、新故事和热点话题把课讲出新意,通过厘清问题背景提升教学吸引力。

杨荣重点介绍了“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的内容变化及授课重难点。新版教材相关内容围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进行编排,内容紧扣,逻辑清晰。她认为教师讲授时要注意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她建议在讲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时重点思考如何实现传统美德的“两创”;在讲授发扬中国革命道德时突出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在讲授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时要突出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黄西莲重点围绕“遵守社会公德和恪守职业道德”主题分享了备课感受。通过新旧版教材的细致对比,黄西莲用“两改两增”对新版教材在图解、案例、数据等方面的变化做了梳理,重点对教材中新增加的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入阐释谈了自己的认识,并就大学生关注的劳动和职业领域的焦点话题与老师们交流了看法。

易明芳介绍了“弘扬家庭美德”和“锤炼个人品德”两个主题的教案及课件设计思路。她指出讲授弘扬家庭美德部分的内容时,应突出家庭、家风、家训的积极作用;在讲授大学生恋爱道德部分的内容时,应通过正反案例展现正确恋爱观的重要性;在讲授个人品德修养部分的内容时,应选择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

在自由交流环节,老师们纷纷结合自己的备课感受,就相关教学论题开展交流讨论。其中,老师们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道德专题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以及新时代道德领域涌现的新论题、新现象给予特别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马国香在作总结发言时指出,教学沙龙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教学与研究的分享交流平台,丰富了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老师们全面地成长和进步。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陶小兵;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婧;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芳正;责任编辑:宣传部 赵睛)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西海路39号(245041)
版权归黄山学院所有